站点介绍
吴雪玲和孩子们在一起。
吴雪玲和女儿青青。
“我被成千上万的家长推着走,因为他们的孩子无法适应正常的幼儿园。”吴雪灵说。 近日,深圳市罗湖区青青言语康复中心主任吴雪玲在深圳开设了第二家康复中心。 这个康复中心有些特殊,专门帮助听力障碍、言语迟缓、自闭症儿童。
22年前,吴雪玲的女儿青青患有听力障碍。 吴雪玲到特殊学校读书,然后在家帮助女儿康复。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女儿终于能说话了。 得知吴雪玲的故事后,她越来越感兴趣。 越来越多听障孩子的家长找到她,希望她能帮助自己的孩子。 成立17年来,吴雪玲康复中心已帮助数千名特需儿童回归正常生活。 她说,她的目标是开设一所幼儿园,让所有有特殊需要的孩子都可以上学。
她辞去工作为女儿学习康复训练
吴雪玲的女儿青青在七八个月大时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神经性耳聋。 她听不见也说不出话。 她不想让女儿一辈子生活在寂静的世界里,于是她辞去了工作,带着女儿四处求医。
吴雪玲回忆,女儿出生前一年,也就是1998年,吴雪玲一家刚刚在深圳布吉买了一套房子。 当时安装人工耳蜗要花20万元。 为了帮助女儿植入人工耳蜗,她决定卖掉房子。 后来,在基金会的资助下,青青在2岁零2个月的时候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 装上耳蜗的那一刻,女儿终于听到了声音,激动得哭了。 吴雪玲知道女儿听到了声音。 母女俩拥抱在一起,激动地哭了。
听到声音只是第一步新开奇迹,从能听能说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吴雪玲学习了康复训练知识,并一遍又一遍地传授。 终于,在人工耳蜗植入两个月后,她第一次听到女儿哭了。 两岁零九个月的时候,青青就可以像普通孩子一样上幼儿园了。后来,青青上了中学,成绩就很好了。吴雪玲从来没有告诉老师,她的女儿是一个听障孩子,直到一次偶然的聊天,老师才知道了这个情况。“老师说:‘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她是一个听障孩子,以便我们帮助她? ' 我说她不需要别人额外的帮助。 我相信她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生活。”
作为父母,她把副业变成了主业
随后,吴雪玲帮助听障儿童康复的“奇迹”开始在深圳传播开来。 越来越多的家长向她寻求帮助。 “那时候,父母几乎每天都来我家求教。从一开始,帮助孩子的康复训练就在我家里进行。我的房子不大,所以经常挤满了邻居。”很好奇,说:‘你们家是做什么培训的,为什么这么有钱?’”看着家长们热切的眼神,吴雪玲萌生了将自己的副业从帮助听障儿童转变为副业的念头。说话。 主营业务的思路。 2004年,吴雪玲在深圳建立了言语康复中心,并以女儿庆庆的名字命名。 目前,该中心定期接待100多名听障儿童接受康复训练。
听到声音和说话之间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常同龄孩子可以一口气学会的表达方式,这些孩子需要训练上百次才能学会。 由于康复周期较长,往往在康复的头两年很难取得成果,这让很多康复从业者失去了信心。 有一段时间,康复从业人员的流动非常严重。 “我们这里不能给很高的工资,毕竟我们康复机构还是公益机构。” 那段时间,因为很难找到康复治疗师,吴雪玲甚至脸色变白。
言语康复中心成立17年来,吴雪玲已经帮助数千名特殊儿童走出“沉默的世界”,像正常孩子一样回归家庭和社会。
让康复教育成为使命
这些年来,有太多特殊儿童的家长找到吴雪玲,希望她能帮助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说话、上幼儿园。 每次看到父母无助的眼神,吴雪玲都感到非常难过。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终究会长大,他也需要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而我们的使命就是通过康复治疗帮助这些孩子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经过10个月的康复训练,4岁多的阿斌(化名)终于能够与母亲正常交流。 在此之前,孩子除了喊“妈妈”之外,连基本词汇都不会说。 阿斌的母亲辞去了北京的工作,来到深圳协助孩子进行言语康复训练。 阿斌的母亲告诉记者,由于言语发育迟缓,阿斌在4岁的时候仍然不会说话。 她平时和大人交流主要是用手指做手势,这让她很担心。
据阿斌妈妈介绍,刚到深圳时,她把阿斌送到普通幼儿园学习,但学习两周后,孩子就不太适应。 无奈之下,她只好把孩子带回家。 在别人的推荐下,她把孩子送到了吴雪玲那里。 当时中心的课程已经订满了,但吴雪玲看到阿斌已经4岁了,还不会说话,也很着急。 “一旦错过了孩子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以后就很难弥补。” 吴雪玲说,为此,她专门调整了班级,并尽快为阿斌安排了康复老师。
直到今天,阿彬的母亲仍然无法忘记孩子能说出整句话时的激动。 “以前阿彬最多只能说两个字,但到了三个月后,孩子已经很爱说话了。” 她告诉记者,有一次孩子回到家,抱着她说:“妈妈,我是最会说话的。” 我爱你。 明天下课你能早点来接我吗?”那一刻,她的心都融化了。经过10个月的言语康复训练,原本只能叫“妈妈”的阿斌现在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说话了。阿斌的妈妈计划今年9月份,她将孩子送到一所普通幼儿园,在那里他将像其他普通孩子一样生活和学习。
“我为什么要开第二个康复中心?因为来找我的家长太多了。我们现在的老师和场地太忙了,无法容纳这么多学生。很多家长都想带着孩子来康复中心。”但因为老师的课程无法安排,我们只能让他们等待课程安排。通过开设新的康复机构,我们可以帮助更多的家长。”吴雪灵说。
甜蜜的“吴妈妈”
吴雪玲多年来在特殊儿童康复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她表示,孩子的康复过程中存在各种障碍,但最大的困难来自于家长的信心不足。 她表示,很多听障儿童如果在有效期内接受专业培训,康复率可以达到90%以上。 “帮助一个孩子,实际上就是拯救一个家庭三代人,减轻整个家庭的负担。” 吴雪玲坦言,正是因为自己从事的工作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所以她一直乐在其中。 “我教的孩子一开始不会说话,但长大后都叫我‘吴妈妈’。正是这个‘吴妈妈’支撑着我度过了每一个困难。” 吴雪玲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听到这么多孩子生平第一次喊“妈妈”。 她教过的最大的孩子现在正在上大学。
吴雪玲一直用自己的故事鼓励父母,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我还会带青青参加一些公益演出,让大家看到青青虽然有听力障碍,但她仍然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唱歌跳舞。” 吴雪玲说道。
由于人工耳蜗植入以及后续的人工耳蜗维护费用高昂,一些弱势家庭往往无力承担。 近年来,为了帮助更多听障儿童重拾“新声音”,吴雪玲通过筹集善款为15名儿童解决了人工耳蜗植入问题,并为100多名儿童补贴康复费用。 多年来新开奇迹,她累计为贫困学生发放康复资金超过100万元。
尽管这些年孩子们在吴雪玲康复中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不少孩子听力恢复后,上幼儿园仍然遇到困难。 “例如,有时他们可能比正常孩子慢一点。” 为此,吴雪玲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开办一所属于自己的幼儿园,让所有特殊儿童都能在这里上幼儿园。 “我想让孩子康复后直接上我的幼儿园,这样康复三年后就能适应小学的节奏。”
(文、奇迹sf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实习生李媛)
浏览统计(最近30天)